当前位置: 首页 > 剧目 > 经典保留剧目 > 《生死场》 《生死场》

精彩点评
2014年08月08日   发布者:longfh

表演不错,形体语言比小说更有象征性,用西方最新的肢体与叙事的关系理论,萧红有种天赋,她的语言有暗示,而现在的演员非常好的传达了《生死场》的艺术效果。

——季红真(《萧红传》作者)

现在有人看戏,实际是为了看角儿。这部戏不是,这部戏主要是为了看整体。所以演员演得也是激情澎湃,包括村民群众,这是非常难得的。

——肖复兴(著名作家)

这个戏是最近这个时期看到的最好的戏……这个戏有很多可说的因素,暴露了当代生活的很多问题纠葛在一起。

——汪晖(原《读书》执行主编)

我从来没有想过《生死场》可以搬上舞台,萧红也没有想到,萧军也没有想到,鲁迅也没有想到,所以说这是一个奇迹。

——萧耘(萧军的女儿,北京作家协会秘书长)

世纪末演这个戏挺好,把现代文学的各种话语:个人话语,女性话语,阶级话语,民族话语,国民性改造,启蒙救亡,文学与冲突等等都集中了,缠绕在一起,体现得很好。多年来就一直想看这样的戏。

——钱理群(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研究专家)

我想从一个观众的角度谈谈。我是和我先生一起去看的,看后非常感动。我先生说,这是他看过的最好的话剧,当然他只是一个普通观众。

——毕淑敏(著名作家。代表作品《红处方》)

连我那观念很前卫的女儿都想要看第二遍,说“我还得看一遍,我得琢磨琢磨。”看完这个戏之后,我对实验话剧院充满了敬意。

——陈建功(著名作家,原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令人惊叹的是,一些经文学研究而不得要领的问题,改编者竟以如此简净直截的方式厘清了。你因此不但愿意相信呈现于话剧舞台上的,是萧红眼中的世界,即使在重新拼装之后,满台游走的,也分明是那原作的惊魂。

——赵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话剧《生死场》中,一群普通农民对日寇罪恶行径的顽强反抗,凸现出爱国激情的巨大凝聚力。

——《新华社》

深得原著精髓,植根现代文学沃土的奇葩。

——《中国文化报》

中国当代话剧舞台上不可多得的优秀剧目。

——《北京青年报》

独特的视角,精彩又不过分夸张的表演,独具匠心的音乐和前卫的舞台设计,镇住了无数上海戏迷。

——《新民晚报》

再度观摩《生死场》的时候,我们才找到了被丢失了5年的话剧魂魄。《生死场》的坦率足以令它成为《茶馆》和《雷雨》之后最经典的中国话剧。

——《信报》

《生死场》以其浓烈、狂野的戏剧姿态,让深圳观众深深为之震撼,掀起了艺术节的一个高潮。

——《深圳特区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