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剧院动态 / 剧院新闻·创作演出 剧院新闻·创作演出
文:田沁鑫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作为全国政协常委、文艺界别的委员,完全赞成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坚决拥护、认真落实,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了进一步部署,强调“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对此,有以下体会和建议:
一、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正确方向
《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把握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正确方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夯实思想基础、凝聚精神力量。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性意义,牢牢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涵要义,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深化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认知和认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全面领会《决定》精神,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还需要深刻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方向和内涵,才能够解决国际传播的内容体系建设问题,实现《决定》所部署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深化改革任务。
二、面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形势,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步伐
《决定》提出,“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当前,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全面赋能文化新产业、文艺新业态,改变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逻辑,文化供给侧和消费端也发生深刻变革。我们要全面学习贯彻《决定》精神,以高度的文化和社会责任感,加快文化和科技融合步伐,以全新的数字文化产品、升级的数字场景体验、高效的数字传播渠道,加快形成新型文化业态。
近年来,中国国家话剧院致力于积极探索“艺术+科技”融合发展,在艺术科技研发、机制改革与创新、戏剧数字产品等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首次实现中国舞台剧在互联网12家平台同期线上演播,首播当日点击量破千万,这让剧院艺术家们深受鼓舞,认识到戏剧数字产品“线下+线上”的“双演融合”创新方式,在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2024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苏堤春晓》北京首演当日,联动上海、成都、南京、深圳、杭州、乌镇6个城市,以“第二现场”方式,提供4K直播、云平台分发、终端播控等超高清技术服务,采用“多机位、多景别、多角度”的高清影像,实时分发到6个城市的指定剧场,6城联动,同步收看,率先开创国有文艺院团数字演艺新业态。
三、加强对人才的发掘和引导工作,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人才队伍
人才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决定》强调“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充分表明优秀文化人才在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推进新时代中国文艺繁荣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需要大批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的优秀文艺人才,培养德艺双馨、“艺术+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以创新、质量、实效和贡献为导向,改革文艺人才评价和引进机制;积极构建人才培养、发现平台,不拘一格、大胆选拔和使用人才;从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意识和艺风艺德等各方面,加强对新时代文艺人才的思想引导;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鼓励优秀文艺人才面向社会,直达基层,服务人民,畅通文艺人才的实践渠道,真正实现优秀文艺成果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由人民共享。
中国国家话剧院深入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举措,2022年、2023年在北京和山东济宁,连续举办两季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为青年艺术人才提供平台、资金和创作支持,培养20多位青年导演,孵化出20多部风格鲜明、有创新意识的原创话剧作品。剧院不拘一格,引进“青创计划”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选用科技赋能型人才,纳入剧院创作、生产队伍;并组织优秀人才力量,帮扶西藏自治区话剧团、深圳市话剧院的建设,畅通优秀文艺人才直达基层通道。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领域改革措施的系统部署,给中国文艺界指明了前进方向,让我们增强了干大事、创大业的精神动力。必须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形成文化与科技有效深度融合的创新业态,下大力气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创造更多的精品力作,优化文化供给,推动中国文艺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