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星光灿烂 星光灿烂

田沁鑫院长:“国话先锋智慧剧场”将成为业界新标杆
2021年09月14日   发布者:王昊宸

9月8日,中国国家话剧院与中国联通、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揭牌“5G智慧剧场联合实验室”

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G智慧剧场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9月10日,田沁鑫院长面对媒体擘画了中国国家话剧院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新蓝图。

田沁鑫院长在现场接受专访

专访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

“国话先锋智慧剧场”将成为业界新标杆

田沁鑫院长详细讲解5G智慧剧场

01

院场一体化“5G智慧剧场”

突破审美平面化,提升观剧满足感

田沁鑫院长表示:“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司的指导下,‘5G智慧剧场’相较于传统的剧场体验,能够弥补剧场观演的视觉局限和审美的平面化。”

多视角技术可以把一场话剧演出,以多个视角同步推送的形式,重构出类似“平行空间”的呈现效果:无论是恢弘的舞台全景,还是精致的局部特写,观众都能根据兴趣随意选择观看。借助5G的低时延和多视角的帧同步技术,还能为观众提供跨地域的“同步、同屏话剧表演”。甚至能够随着故事的发展,切换不同演员的个性视角,让观众获得完全融入剧情的参与感。

“4K、8K、VR、XR等技术能够营造出梦幻般的全沉浸舞台,让戴上“头显”的观众,从以前的旁观者,变成了登上舞台的‘参与者’。我在佩戴VR头显后观看《红色的起点》这部戏时是受到震撼的。”田沁鑫表示,科技的力量填补了剧场观演的视觉缺陷,同时也为剧场和互联网搭上了一座科技的桥梁,“至于观众对电视、互联网转播的舞台演出缺少观看的真切感受,田沁鑫院长说:“VR连屏以及MediaCube,与5G、AI等新音视频生产系统技术能够做到大程度还原现场裸眼的视觉振奋,甚至与在现场观看无异。”

为人民大众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发展文化的价值取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田沁鑫院长认为,目前互联网上除网综和网剧,老百姓在线上的文艺获得感和幸福感相对缺失,“5G智慧剧场”的出现就是搭乘科技的力量,为人民带来更精彩、更全面更有艺术性的观看乐趣。

02

科技+艺术,双演融合

全力迎战“智慧+”时代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田沁鑫院长一直以来对科技葆有着充沛的热情与无限的包容。从2017年话剧《狂飙》中使用“即时摄影”技术,到开创“戏剧+影视+综艺”模式的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她始终在探索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未来。在建党百年《伟大征程》文艺演出中,田沁鑫作为副总导演,使用“5G+4K”超高清视频实时传输的方式,在长达180米的巨型屏幕上展现戏剧表演,田沁鑫说:“为展现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的历史画卷,5G新技术的引入可以助力戏剧在超大屏上的视觉表达,为《伟大征程》的创作提供更宽广的想象空间。”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全球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下,“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帮助各行各业做到了更高更新的应用目标。“中国国家话剧院自疫情发生以来,面对特殊情况第一时间借助新技术摸索和尝试新的舞台呈现和网络演出模式。”田沁鑫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科技与当代大众的生活已经息息相关。也让‘线上演播’成为文艺演出的重要方向。无论是因科技赋能,还是疫情倒逼,线上演播都已成为演艺产业发展变革的重要方向。于是早在2021年初,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部长就指出‘双演融合’发展方向,这正是中国国家话剧院需要考虑的创作方向。”

目前位于东单的国家话剧院先锋剧场正在改造,部署5G无线网络、前端拍摄机动操作平台、高新视频媒体处理系统,全力打造“5G智慧媒体场馆”,使其具备常态化输出云演播内容的基础条件。

在不久的将来,升级后的“国话先锋智慧剧场”将成为“双演融合”的重要基地,在保证传统线下演出的同时,中国国家话剧院计划每年都要选拔十部线上的小剧场话剧作品。预计在今年11月,整体改造工程将基本完工,届时智慧剧场将迎来第一批观众,也迎来全国线上观众,揭开国话先锋智慧剧场的“迭代更新”的面纱。

03

是“文艺的新业态”

也是“表导演的新挑战”

多机位、高清直播、触屏可放大观看等技术与舞台艺术的结合,是传统文艺行业迈向数字化产业的第一步,同时也对传统的表导演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此次实验的话剧《红色的起点》中,演员都是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年轻演员,“英俊的气质能够提升触屏放大、近距离观看的视觉体验。”田沁鑫说。但同时,对于演员表演能力的培养、表演方式的要求、表演状态的调整等都需要演员更好的基本功体现和导演更好地整体把握能力,如何将影视化的表演和戏剧表演更好地针对新型智慧剧场的演播模式进行调整适配,这也是接下来中国国家话剧院在创排过程中将着重把握的部分,也是主创以及演员们将要面临的新挑战。

“中国的写意精神里有这样一种概念: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关系——不是完全的舞台,也不是完全的影视化,这之间是有一个度的。这个看起来模糊的概念,却深具功夫式的东方艺术精神。那就是:控制有度,分寸得当。戏剧和影视化表演之间是有一个度的,如果将这个‘把握度’与互联网线上适合的表演融合,就能走出探索的一步。中国国家话剧院作为国家级艺术院团,有能力创作出更多适合智慧剧场传播、消费的戏剧作品,我们愿意拿出精力去投入到针对‘智慧剧场’的文艺创作中去。”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势必将紧跟时代发展,自然生发出更多的途径,而文化分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文明的象征。”田沁鑫说,“当文艺成为生活必需品的时候,一定会从线下到线上,多方分流,共筑文明。”据透露,在智慧剧场建成之后,未来,中国国家话剧院还将思考数字化产业的开发。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将带领全院,持续发挥国家级艺术团体的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积极推动优质舞台艺术作品和高新技术的融合,她也始终期待着在科技赋能之下的“文艺新业态”,借力互联网,中国戏剧艺术将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文字:邓贝  摄影:王昊宸

相关推荐